返回

基本信息

名称:二斑叶螨

学名:Tetranychus urticae (Koch)

别名:白蜘蛛  二点叶螨  

分类地位:恙螨目  叶螨科  叶螨属  

形态特征

雌成螨:体长0.420.59毫米,椭圆形,体背有刚毛26根,排成6横排。生长季节为白色、黄白色,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,取食后呈浓绿、褐绿色;当密度大,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。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。滞育型体呈淡红色,体侧无斑。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,其他均相同。雄成螨:体长0.26毫米,近卵圆形,前端近圆形,腹末较尖,多呈绿色。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。卵:球形,长0.13毫米,光滑,初产为乳白色,渐变橙黄色,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。幼螨:初孵时近圆形,体长0.15毫米,白色,取食后变暗绿色,眼红色,足3对。若螨:前若螨体长0.21毫米,近卵圆形,足4对,色变深,体背出现色斑。后若螨体长0.36毫米,与成螨相似。

地理分布

二斑叶螨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包括欧洲的英国和土耳其、美洲的美国、非洲的南非、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、亚洲的日本等国。我国1983年在北京首次发现,随后在山东、河北、甘肃、宁夏、陕西等省市(自治区)陆续发现,现已扩散至我国大部分省份。

入侵危害

二斑叶螨食性杂、寄主广泛,包括各种蔬菜、果树以及玉米、豆类等50多科1000多种植物。喜欢在叶片背面活动,爬行迅速,并有明显的趋嫩性和结网习性。当螨量大时,堆集在叶片边缘或叶中央,数量可达上万头,并在叶面、叶柄及枝条间拉网穿行,借风力扩散。主要以若螨和成螨危害叶片。被害叶初期仅在叶脉附近出现失绿斑点,以后逐渐扩大,叶片大面积失绿,变为褐色。螨口密度大时,被害叶布满丝网,提前脱落。

防治方法

1农业防治:早春越冬螨出蛰前,刮除树干上的翘皮、老皮、清除果园里的枯枝落叶和杂草,集中深埋或烧毁,消灭越冬雌成螨;春季及时中耕除草,特别要清除阔叶杂草,及时剪除树根上的萌蘖,消灭其上的二斑叶螨。

2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,或释放捕食螨。

3)化学防治:在越冬雌成螨出蛰期,树上喷50%硫悬浮剂200倍液或波美1度石硫合剂,消灭在树上活动的越冬成螨。在夏季,要抓住害螨从树冠内膛向外围扩散初期的防治。注意选用选择性杀螨剂。常用药剂有20%三唑锡悬浮剂1500倍液、5%霸螨灵乳油2500倍液、5%尼索朗乳油2000倍液、20%双甲脒乳油1200倍液、10%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、5%增效浏阳霉素1000倍液、1.8%齐螨素乳油6000倍液。